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嗜好,透過嗜好是最容易跟一個人連結,希望透過火車,讓自己與孩子有更深入的連結,也帶出孩子走出自己的小空間,跟社會、自然與人群有所接觸。
盡量每周都能帶小孩出門,這是我給自己的目標。
目的地
2018.07.09前往總是被會忽略的小站,日南。
日南,被夾在苑裡和大甲中間,沒有網路團購名店也沒有香火鼎盛廟宇,是個樸實的小鎮,由於日南火車站已經有百年的歷史,很多人是為了看日南火車站的站體來的,而我,只是為了帶小孩子能透過自己的觀察了解台灣這個地方,一出火車站,地上就烙上四個大字,米倉驛站,但往前走,迎接我們的是路上的寧靜感與酷熱的太陽,鮮少的車子與人群,和習慣生活在台中市區的我們,突然有種不習慣的感覺湧上。
因為空與靜,才能專心集中觀察眼前的任何事物
慢觀察
既然來了,就在這寧靜上的小鎮慢活吧,放掉不熟悉的感覺,慢慢的觀察。帶著孩子觀察日南小鎮房子和台中有甚麼不一樣,帶著孩子品嘗旅遊書上的冰店(豆豆兵團),雖然沒有舒服的用餐環境,但冰淇淋卻意外的好吃,突然覺得今天這一次旅程心境上的跟以往不同,這次我難得放下城市中的快步調。
觀察不起眼的蒼蠅
連一隻蒼蠅,我們都可以觀察許久,原來,蒼蠅喜歡吃的東西跟我們一樣( 喜歡嗜食甜物質),用像吸塵器的工具來吸取食物,吃東西的時候很愛乾淨,兩支前爪不斷的搓搓手,有兩顆很大的眼睛,大眼睛裏面有很多小眼睛(複眼),但雖然很多眼睛感覺卻是個大近視眼,吃東西的時候很認真,我們要很靠近很靠近時,才會起身飛走。
觀察瓜類的生長
在旅遊書上的日南,除了火車站,另一個景點就是九張犁步道,其實一開始是為了這步道才來到這小站。農田小徑路的兩旁就是大水溝,蘊藏了很多農作物。在大水溝上方,斜架了木板子,板子上麵爬滿了藤蔓,知道是瓜類,但卻不知道這是甚麼,直到發現了開花後結出的果實,原來這是絲瓜,平常有在煮菜的我,知道絲瓜盛產在夏季,但快40了才第一次見到絲瓜花,當下就看到母子三人對著絲瓜前手舞足蹈的,一直在找這個木板上哪邊還有果實,除了絲瓜還有苦瓜也一起共生,然而苦瓜不像絲瓜有厚厚的皮保護著,苦瓜相對嬌嫩,需要套袋來保護。
躍出書本的福壽螺卵
走著走著,在一片收割的 秧稈上竟然出現一團一團粉紅色的卵,剛好有一名農夫在田裏面割著田邊的稻草,媽媽就吆喝小孩們一起去訪問農夫,剛好遇到一位健談的農夫,娓娓道來他的中年工廠倒閉轉職務農的心路歷程,孩子也趁機跟農夫們請益那粉紅色的卵從何而來。
孩子: 叔叔那粉紅色的卵是甚麼?
農夫:那是福壽螺卵,2月到現在都是繁殖期,因為台灣人亂聽福壽螺對身體有益處,就從國外引入,然後任意丟棄,福壽螺的繁殖力很強,一隻可以生出上萬顆卵。
孩子:巧虎說~鴨子喜歡吃福壽螺,放在一起養就好了(這是稻鴨米餅的由來?)
農夫冷冷地嘆氣的說:鴨子會挑食,有些鴨子不喜灣吃螺,為了福壽螺卵,每年都會花很多農藥費用來處理(的確在稻田裡隨處可以見到螺類,鴨子的食量福壽螺的產量哪個大?)
孩子當場愣住,為什麼農夫叔叔說的和書上說的不一樣?農夫持續地拿著鐮刀工作著,我們就沒有再多問。
雖然這問題沒有答案,但相信在孩子心中留下一些伏筆~
知識與現實的碰撞,是人生中的日常。
上課是快速知識的累績,然而,必須進入實際的場域應用確認知識的可行性,透過和實際場景的互動與調整,才會是最後的解決方案。
尾聲…田間小路母子倆開心唱著兒歌
第一次,在田野裡玩耍,回程與孩子手牽手開心唱著"幸福的臉",這個簡單幸福的畫面與回憶,不只是留在孩子心中,也烙印在我的心裡,日南下次見。
參考: